養陽最簡單的方法曬太陽。 曬太陽背光而坐最好,因為背部有一條不可忽視的經絡——督脈。 督脈有「陽脈之海」之稱,總督一身之陽氣。 把背曬熱、曬舒服了,人體的陽氣也就充足了。一般曬太陽的時間最好選在上午10-11點之間,或者下午16~17點之間,此時陽光比較充足,光線也比較柔和。 曬太陽的效果最好。 中老年人曬30分鐘左右即可,千萬別隔著玻璃曬太陽,那樣很難達到應有的效果。中醫五行學說則認為,腎主藏精,開竅於耳,醫治腎臟疾病的穴位有很多在耳部。 關注公眾號:灸道傳承百科,所以經常進行一些耳部鍛煉,可起到健腎壯腰、養身延年的作用。雙手食指放耳屏內側后,用食指、拇指提拉耳屏、耳垂,自內向外提拉,手法由輕到重,牽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為限,每次3~5分鐘,雙手空閒下來,看電視的時候都可以按揉按揉耳朵。
泡腳既可以保暖,又可以促進全身的氣血循環,通過刺激足部數十個穴位達到調整人體陰陽氣血的作用。晚上9點泡腳最護腎。 之所以選擇這個時間補腎,是因為此時是腎經氣血比較衰弱的時辰,在此時泡腳,身體熱量增加后,體內血管會擴張,有利於活血,從而促進體內血液迴圈。踮腳走路時,前腳掌內側、足大拇指起支撐作用,而足少陰腎經、足厥陰肝經和足太陰脾經經過此處。這樣可以按摩足三陰,通過足少陰腎經溫補腎陽。 每天踮起腳走10分鐘左右,中間可以走走停停,累了休息,達到刺激穴位的目的就可以。踮起腳尖走路有一定難度,尤其對於老年人來說,一定要循序漸進,一開始練習時最好身邊有幫扶物。 長期堅持,每次不可過量; 患有重度骨質疏鬆的老人,不建議踮腳走路。
其實身上就有四顆免費的補腎葯,但是大多數人都忽略了,舍近求遠去找尋別的補腎方。 國醫大師唐祖宣特別推薦了四個養腎護腎的穴位:腎俞、命門、關元和太溪。 無論男女都適用,每個穴位每天分別按揉5分鐘,只要堅持一個月,將明顯感覺到體內彷彿出現了小太陽,腎氣十足。
位置:腎俞穴與命門穴的位置持平,就是在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,旁開1.5寸處,左右各一個。功效:腎俞穴是腎經的主要穴位,如果經常按壓的話能夠強壯腎氣,增強你的腎功能,關注公眾號:灸道傳承百科,特別是對月經不調、性冷淡有很大的説明。位置:在人體正中線上,從肚臍向下量出四指寬的距離,就是關元穴。功效:關元穴就像人身體的一個閥門,將人體元氣關在體內讓它不洩漏,是男子藏精、女子蓄血之處,是人身上元陰、元陽的蓄積之處。功效:太溪穴是腎經的原穴,是腎經元氣經過和留止的部位,所以古人稱太溪穴為“回陽九穴之一”,認為它具有很強的回陽救逆之功。位置:命門穴位於第二、三腰椎棘突間。 通俗地說,就是後背正中腰部,和肚臍相對的位置。功效:對於男人,它是壯陽大穴,對於女人,它是駐顏美穴。 補腎壯陽、暖宮備孕都少不了它。